网站颜色:

文学理论导引(第二版)(王先霈,孙文宪)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城正版].

  • 产品名称:文学理论导引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文学理论导引
  • 定价:26.40元
  • 出版社名称: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 作者:王先需等
  • 开本:16
  • 书名:文学理论导引

基本信息

书名:文学理论导引(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

原价:29.(咨询特价)

作者:王先霈,孙文宪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咨询特价)

ISBN(咨询特价)

字数:(咨询特价)

页码:302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

 


 

章 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节 文学的审美性
一、文学和文学观念
二、审美与文学
三、虚构和艺术真实
第二节 文学的形象性
一、文学形象的含义
二、语象、形象和意象
三、文学形象的特点
第三节 语言的艺术
一、文学和语言
二、审美和言意矛盾
三、语言艺术的特点

第二章 文学文本与文体种类
节 文学文本
一、文学文本的含义和结构
二、文学文本的体裁分类
第二节 诗歌
一、诗歌与抒情
二、诗的语言和结构
三、诗的意象和意境
第三节 散文
一、散文与感受的抒发
二、自由和自然的形式
第四节 小说
一、小说与叙事
二、故事和人物
三、现代叙事理论
第五节 剧本
一、戏剧艺术与剧本
二、戏剧结构、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
三、戏剧语言

第三章 目文学的形态类型
节 文学的思潮、流派和形态类型
一、文学的思潮与流派
二、文学形态类型的风格特征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写实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与表现
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现代主义文学
一、现代主义文学与象征
二、文学传统的颠覆

第四章 文学创作,
节 文学创作与作家
一、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
二、文学创作与文化传统
三、文学创作与创作个性
第二节 创作心理
一、动机、艺术触发与灵感
二、艺术构思与想象
三、审美情感与理解
第三节 形式和风格
一、形式的凝聚
二、风格的形成

第五章 文学接受
节 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
一、接受与文本意义的衍生
……
第六章 文学活动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导引(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
《文学理论导引(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以源于文学实践的“问题意识”为出发点,以理论范畴和文学活动的构成为逻辑框架,通过描述、比较和分析经过文学实践检验的各种理论观点,对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作了简明、系统的介绍;突出文学理论的知识性,在阐述重要的概念和观点时,注重分析理论形成的知识背景、历史过程和研究方法,比较中西文论的相通之处与差异之点,同时介绍一些重要的当代理论知识以拓展视野;增加了以往教材较少涉及但又与文学相关的某些内容,如文学的虚构性,母题、原型与文学创作,文学的文化研究,俗文学等;强调知识描述的客观性,以突出文学理论的多样性、实用性和文学观念的开放性,避免使教材成为某种文学见解的一家之言。
《文学理论导引(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主要适用于高等学校中文、艺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文摘

 


 

追求对日常语言的“背离”和向日常语言的“回归”这一对矛盾,凸显了诗歌既要格律形尸又要避免陷入格律形式的矛盾境况。格律日趋精细无疑提高了诗歌艺术表现的水片使之更为精巧,但同时又难免对诗思的自由表达造成一定的束缚。因此中国在律诗绝句盛行的时代,还是有人去写形式要求较为宽松的古体诗。“在近代文艺上,随着韵文向散文化亢进,抒情诗也逐步地从韵律的规格中摆脱出来。自19世纪末叶开始发震来的自由诗不仅无视韵脚,而且连韵律等也达到了自由化”②。到了五四时期,终于出现了自由诗取代格律诗的局面。新诗的发掌除了传统诗的格律,但新诗在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之后,至今仍未摆脱探索的困惑,而且在形式上还是积淀了某些格律因素的经验。反省新诗面临的矛盾与困惑,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与诗歌语言表现的上述特点密切相关,诗歌在结构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从表层结构上看,诗歌和其他文体明显不同的是诗的分行、分节排列;从深层结构上看,诗歌追求跳跃式的结构形驶诗歌的结构可以既不遵循自然的时空顺序,也不遵循事理的逻辑关系,而是依照主体情感抒发的想象轨迹展开,其间许多省略、伸缩、交叉和颠倒,打破了按部就班的秩序.形成了跳跃式的结构,诗歌因此具有了与其他体裁迥然不同的文体面貌。
三、诗的意象和意境
1.意象
中国古代诗学极为推崇意象。在诗歌理论中,意象是指那种将某种情感意念融入特定物象的艺术形象。其中的“意”指意念、意蕴,“象”指经过意念、意蕴点染的物象;“意象”即表意之象、寓意之象、见意之象。“意”与“象”的关系正如王弼所说,“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③。意象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为表达某种意蕴而创造的形象。虽然某些意象在形态上也保留了对具体物象的描绘,但是其中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却不是生活物象本身所具有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诸种意象,主要是靠互相构成的意象群来表达特定的意念,从而也获得自身的意蕴。如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构成的意象,可以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和这一“断肠”的旅途征人或他乡游子相,由于“断肠”这一特定情境的规定,小令中所表现的种种景象才被涂抹上了一种苍凉悲凄的色调,充溢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如果没有这一句,作者所罗列的种种物象就不可能获得这种意蕴而成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西方文论把意象视为诗人的主观意念与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后的产物,显然偏重于主观印象在意象构成中的作用。按照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说法,“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①。T.艾略特提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不能像哲学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诗人那样直接抒发情思本身,而要找到一种“客观对应物”,通过物体、情景、事件、掌故、引语等构成的意象体系来表达,即所谓的由意生象。李商隐《乐游原》表现的意象体现了这一过程:“向晚意不适,驱车蹬原”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不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给不愉快的心情找到了“客观对应物”,此刻的“夕阳”“古原”都成为表现诗人心境的意象。当然,由意生象并不是意象创造的模尸由象生意或意象共生在意象创造中也是常见的。杜甫的《春望>就是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触发了“感时”“恨别”的情思,由这种情思生成了“花溅涸”“鸟惊心”的意象,最终形成的意象“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体现了意与象的并生。
意象的创造和运用并不完全取决于诗人个人,意象的生成和运用不仅要受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背景和文学惯例的影响,而且还会受业已存在的诗歌意象体系的制约,甚至和人类共通的心理有关。天阴天晴,在古往今来的诗歌中都是和人的情绪的消沉抑郁或开朗高昂相的意象。根据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研究,空气的潮湿程度和人的情绪之间确实有着一定关系。至于自然界的其他种种物象,诸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夏去秋来,冬尽春回,山岳摩天,江河人海,等等,自古至今,无不与人的情绪、心境相呼应,构成某种默契,从而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具有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的性质。它们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延绵不绝,形成了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在共同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意象体系,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往往被历代诗人们一再袭用。因此,从纵的方面讲,意象有传承性;从横的方面讲,意象有普遍性。诗人在此基础上,或袭用旧的意象,或创造新的意象,用以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和理想。当然,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某些古老的意象会由于种种原因变得陈旧而丧失了力,从而促使诗人们去创造新的意象。
……

 

热门设计服务